品酒工作坊
清酒品酒課程- Sake Tasting
Sake Tasting Etiquette Class
1. 外觀與香氣(Appearance & Aroma)
品鑑清酒時,首先要觀察清酒的顏色、透明度和黏稠度。優質的清酒通常清澈透明,但也有像Nigori(濁酒)這樣的未過濾清酒呈現乳白色、濃郁的質地。接著輕輕搖晃杯子,釋放出香氣,感受其果香、花香或泥土氣息。例如,大吟釀(Daiginjo)通常帶有明顯的水果和花香,而純米(Junmai)類型則可能帶有較樸實的大米香氣。
例子:
「獺祭」(Dassai)大吟釀以其細緻芳香的水果和花香著稱。
「菊水」(Kikusui)的Nigori濁酒則呈現乳白色,質地濃稠,帶有明顯的大米甜香。
關鍵詞:色澤、透明度、黏度、初始香氣(uwadachika)
2. 味道與口感(Taste & Mouthfeel)
清酒入口後,首先感受到的是甜味與酸味,隨後是苦味和鮮味(Umami)。口感則涵蓋了酒體(Body)、質地(Texture)和乾甜度(Dryness)。例如,輕盈型的清酒如大吟釀(Daiginjo)通常口感爽脆,而純米類型則較為豐富飽滿。
酒體分類:
輕盈型:如大吟釀(Daiginjo),口感輕盈爽脆,適合搭配刺身等清淡料理。
中等型:如本釀造(Honjozo),口感均衡多變,可搭配各類料理。
濃郁型:如純米(Junmai),口感豐厚絲滑,適合搭配燒烤或濃郁料理。
例子:
「久保田千壽」(Kubota Senju)屬於輕盈型,口感順滑清爽。
「十四代」純米大吟釀則具備豐厚而細緻的口感,展現出優雅的平衡性。
3. 餘韻與回味(Finish & Aftertaste)
吞嚥後留在口中的餘韻也是評估清酒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。良好的餘韻能讓人回味無窮,有些甚至帶有微妙的辛辣或果香。
例子:
「而今」(Jikon)的餘韻悠長,帶有淡淡果香與鮮味,使人回味無窮。
「寫樂」(Sharaku)的回味則較為乾淨俐落,適合喜歡清爽口感的人士。
此課程由 香港品酒培訓學院 與 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 合辦,並由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主席獨家教授。課程深入淺出,於行內的口碑與質素俱佳。
3小時的課程將帶你深入了解葡萄酒評審歷史、評審制度(20分制)及世界葡萄酒評審比賽介紹,並免費盲品6款佳釀。
課程務求令學員簡單了解評審工作。同時,亦希望學員在課堂完結時可以獨立地進行評審步驟。此課程有别於一般品酒課程,並以評審為主。
品酒課程流程
- 1. 認識清酒基礎知識
Understanding the Basics of Sake - 2. 專業品鑑技巧教學
Professional Tasting Techniques Instruction - 3. 多款精選清酒試飲體驗
Experience Tasting a Variety of Selected Sakes - 4. 清酒搭餐建議分享
Sharing Sake Pairing Suggestions - 5. 自由交流時間及問答環節
Open Discussion and Q&A Session
- 學習清酒鑑賞技巧
Sake Tasting Skills - 共4-5款不同清酒品嘗評審 (不定期轉換)
- 小組交流及分享 Group Discussion
- 問答環節 Q&A
清酒課程簡介
清酒(Sake)品鑑是一門深奧而細膩的藝術,要真正享受清酒,必須掌握以下三個最重要的概念:外觀與香氣、味道與口感、餘韻與回味。
1. 認識清酒基礎知識
清酒基本知識介紹,包括釀造方法、分類及特色介紹。
學習如何閱讀標籤上的專業術語,如「甘辛」(甜度)、「濃醇」(Nojun)與「淡麗」(Tanrei)的區別。
2. 專業品鑑技巧教學:
由專業講師示範並指導以下步驟:
觀察外觀:顏色、透明度、黏稠度。
香氣評估:初聞香氣(uwadachika)、入口後回流香氣(fukumika)。
味道及口感分析:甜味、酸味、苦味及鮮味的平衡,以及不同類型清酒在舌尖上的質地差異。
餘韻回味分析:體驗不同種類清酒留下的獨特餘韻。
3. 多款精選清酒試飲體驗:
我們精心挑選了不同風格和級別的著名日本品牌,包括:
輕盈芳香的大吟釀
豐厚醇厚的純米類型
特殊風格如Nigori濁酒等
讓您親身體驗並比較不同風格對應不同料理搭配效果,增進對食物與清酒搭配技巧的理解。
4. 清酒搭餐建議分享:
講師將提供專業建議,教您如何根據菜式選擇最適合搭配的清酒,例如:
輕盈型適合刺身或海鮮;
豐厚型適合燒烤或肉類料理。
5. 自由交流時間及問答環節:
參加者可自由交流心得並向講師提問,以進一步深化對品鑑技巧及個人口味偏好的理解。
課程類別
